关于实施“821”行动计划推进参与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意见

2012-06-15 10:52:40 来源:安徽省供销社

中咨国业工程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国家级科研单位控股企业 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资质 (专业编制可研报告、节能评估报告、产业发展规划、资金申请报告),咨询电话:400-001-2230
各市、县(市区)供销社,省社各投资企业: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1〕28号),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努力提升棉花、茶叶两大产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全省实际,提出实施“821”行动计划的具体意见。

一、“821”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供销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点多面广、扎根农村的优势,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尤其是自牵头我省棉花、茶叶两大主导产业产业化工作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215”行动计划和“612”行动计划,提出抓产业化就是抓工业化、抓市场化、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带动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11年底,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家,其中棉花产业44家,茶叶产业33家;两大产业实现年产值达107亿元,其中棉花产业81亿元,茶叶产业26亿元,年助农增收11.3亿元,全面完成了棉花、茶叶两大行业培育60个省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和助农增收户均2000元的“612”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全省供销社系统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省供销社系统共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8家,总社级龙头企业17家,省社级龙头企业138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95家,入社农户128.9万户。组建各类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合作经济联合会305家,入会会员12万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仍然不强,产业集群尚未完全成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品牌培育仍需加强;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下一步的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加快转型升级中逐步加以解决。

“十二五”期间,正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阶段,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战略机遇期、政策红利叠加期。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正逐步从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全省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为此,省社提出,自今年起到“十二五”末,在全省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实施“821”行动计划。各地、各级供销社要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821”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和助农增收这条主线,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我省“十二五”发展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阶段任务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发展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农产品加工集群,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在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规模效益、发展方式、营销业态等六个方面的全面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主要目标:从2012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原有基础上,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0个以上,发展壮大两大产业龙头企业集群;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其中棉花产业达到140亿元,茶叶产业达到60亿元;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

3、阶段任务:实施“821”行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到2012年底,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9个,实现年产值达130亿元。其中棉花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茶叶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二是到2014年底,全省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2个,棉花、茶叶两大产业实现年产值达170亿元。其中棉花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茶叶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三是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行动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

三、主要工作

1、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要按照“分类指导、项目带动、市场运作、规模经营”的原则,把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积极招商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实力。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抓住品牌创建、品牌营销、品牌整合、品牌保护四个环节,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创办或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级供销社要积极发展壮大本系统龙头企业,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农民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2、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没有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资源优势就难以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也就失去了有力的支撑。要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农田改造、土地治理、规模养殖等项目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棉花产业生产基地要重点围绕淮北和沿江两大棉花优势区域,建设优质棉基地,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品质一致性。茶叶产业生产基地要通过改造低产茶园,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同时加强配套茶苗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茶树良种的培育、繁殖和推广的力度。加快推进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基地的建设步伐。供销社要发挥系统优势,建设各类农产品基地,加速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3、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和专业协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组织模式,是农户联结龙头企业,进入市场的最佳中介组织。要坚持“民办、民有、民管、民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域经营,在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经营产业化、产品销售品牌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抓好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各级政府、农业、供销社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具体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合作社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股份合作或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的有效对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民。要指导农产品行业和专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代表和协调的职能作用,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构建有供销社特色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要按照“全省供销社新网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全面建成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有供销社特色的全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实现农业产业化由传统营销业态向现代商业业态转型升级。要遵循市场原则,顺应市场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和财政资金的双重功效,逐步建立供销社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农民投入、各级政府扶持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共同建设“新网工程”。要优先扶持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县级网络,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和优势地区集中,使其尽快成长为有供销社特色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重要中枢和节点。同时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和边远山区的扶持力度,消除网络薄弱和空白县。要创新流通方式,强化市场营销,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产品交易公共平台、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发展连锁店、直营店、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研发和应有农产品物联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产销对接。鼓励棉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

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力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要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试验示范、测土配方等“一站式、零距离、全方位”服务。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科技服务站等。棉花产业要重点推广机械化制钵、工厂化育苗移栽,实施精准栽培,精量、半精量播种。建设病虫草害监测系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行综合防治,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茶叶产业要重点抓好茶叶精深加工技术、储藏保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茶叶衍生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力度,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仪器设备和检验手段,搞好无公害茶、绿色茶叶和有机茶的技术示范和推广。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己任,充分发挥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作用,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通过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激发农业增效的内在潜力,通过提高网络运营效率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通过提供综合化服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确保“821”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2、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省供销社将继续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在“新网工程”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各地要围绕“821”行动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将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重要内容,积极帮助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落实各项政策,努力争取政府支农惠农资金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努力使供销社成为党委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关键抓手,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抓紧培养、引进一批熟悉市场、善于开拓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快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紧缺适用人才。省供销社将切实发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层、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生产基地服务人员等培训力度,打造一支适应农业产业化新发展、新要求的人才队伍,为实现“821”行动计划打好坚实的基础。

4、加强考核激励机制。省社已经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标列入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明确各市的目标和任务。各市社根据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县级社,县级社把目标分解到所属基层社和企业,在全省系统形成上下一致、融合贯穿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于任务完成好的、有突出贡献的地区,省社将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发展潜力大、势头好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对年度工作出色的地区进行通报表彰。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分享到:
转载保留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2/0615/3481.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最新文件

Copy © 国家资金申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楼 一楼    联系电话: 010 - 62136011      Email: gjzjsb@163.com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业生态旅游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咨国业规划设计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家庭农场(国际)联盟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通用网址:国家资金申报网 版权所有:国家资金申报网
 

本站关键字: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京ICP证11098788号